26
Dec
2018

污染防治見效 多城市PM2.5降為37微克/m3下降7.5%

發布者:第一環保 瀏覽次數:81
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,會議指出,今年三大攻堅戰初戰告捷,明年要針對突出問題,打好重點戰役。

會議強調,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要堅守陣地、鞏固成果,聚焦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工作,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,同時要統籌兼顧,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。要增強服務意識,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。

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駱建華告訴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,在解決環境問題的過程中,不僅要加強環境執法,嚴懲環境違法行為,同時,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解決環境問題,實現企業生產與環境保護雙贏。

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明顯

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,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、精準脫貧、污染防治的攻堅戰,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、經得起歷史檢驗。
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對三大攻堅戰提出了要求。在污染防治方面,要求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,今年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%,重點地區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繼續下降。推動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。提高污染排放標準,實行限期達標。開展柴油貨車超標排放專項治理。深入推進水、土壤污染防治,今年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%等。

2018年6月,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》印發,文件提出,到2020年,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,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,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,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。

今年5月,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曾強調,下一步,生態環境部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將打贏藍天保衛戰,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、渤海綜合治理、長江保護修復、水源地保護、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七場標志性重大戰役作為突破口和“牛鼻子”,抓緊制定作戰計劃和方案,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。

經過努力,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成效較為明顯。以空氣質量為例,來自環境部數據顯示,2018年1~10月,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1.5%,同比上升0.9個百分點;PM2.5濃度為3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7.5%。

要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

2015年,新環保法正式實施,由于執法力度的加大,一批環境違法問題被揪出。

環境部通報2018年1~10月環境行政處罰案件與《環境保護法》配套辦法執行情況時介紹,1~10月,全國實施五類案件總數為33015件,比去年同期(32227)增長2.45%。其中,按日連續處罰案件633件,比去年同期(936)減少32.4%;罰款金額9.54億元,比去年同期(10.19億元)減少6.4%;查封、扣押案件17810件,比去年同期(14692)增長21.2%;限產、停產案件5777件,比去年同期(7193)減少19.7%;移送行政拘留6590起,比去年同期(7093)減少7.1%;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205件,與去年同期(2313)減少4.7%。

記者曾在企業調查時了解到,在強有力的環保督查、環保專項行動等執法之下,大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。但是如何幫助企業進行環境治理成為新的問題。

會議強調,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要堅守陣地、鞏固成果,聚焦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工作,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,同時要統籌兼顧,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。要增強服務意識,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。

一位不愿署名的環保行業專家告訴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,前一段時間社會上有一些人質疑環保“一刀切”,有些地方的環保執法也確實存在簡單粗暴的問題,如果只是一味地關停企業肯定違背環保執法的初衷,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與發展的關系。

對此,駱建華建議,在解決企業環境問題的時候,應該盡量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,無論是對于地方發展還是環境保護都能帶來積極意義。